大疆的野心藏不住了!要用Power系列干翻安克正浩?

发布日期:

如果说几年前的户外电源市场还只是小众玩家在营地边支起的「发电站」,那么现在,它已经成为硬核科技厂商争相入局的新战场。
上周五(5 月 9 日),大疆正式发布第二代户外电源——DJI Power 1000 V2,这也是大疆的第三款户外电源产品。这是一款容量 1024Wh 的「1 度电」级别产品,却拥有 2600W 的高功率输出,支持 0.01 秒切换的 UPS 模式,更是可在最快 56 分钟充满电。
这款产品的推出并不令人意外。在便携储能成为户外露营、自驾旅行、家庭备电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,大疆显然也明白这是又一块「硬件增量市场」。更重要的是,大疆拥有生态优势——不止能为手机、相机、笔电供电,还能直接对 Mavic、Inspire 等无人机电池进行超级快充,为其航拍用户提供闭环体验。
但问题也来了,在 Jackery 电小二、正浩 EcoFlow 以及安克 Anker 这三大国产厂商雄霸全球户外电源市场的当下,大疆显然是一个新玩家。即便是安克 Anker,也早在 2021 年的特殊时期就进入了户外电源市场,并且凭借强大的消费电子渠道和充电技术积淀,迅速在全球电商平台上长期霸榜。
图/充电头网
相比之下,大疆直到 2023 年底才推出第一代户外电源产品,显然在品牌认知、配件生态乃至用户圈层方面都还有不小差距。
所以两年后,在「1 度电」这个主流便携储能规格里,大疆新推出的 Power 1000 V2 到底是什么水平?面对已经强者林立的市场格局,大疆有可能成为下一个「大玩家」吗?
大疆、电小二、正浩,谁才是「1 度电」天花板?
尽管户外电源的应用场景千差万别,但在 1000Wh 左右这个容量段——即「1 度电」产品区间,已经逐渐成为市场最活跃、竞争最白热化的主流战场之一。无论是入门用户的首次尝试,还是轻量化玩家的便携选项,这一级别的产品通常被认为是「便携性」与「续航能力」的最优平衡点。
有意思的是,在去年 Jackery 电小二推出 1000 Pro 2 后,正浩 EcoFlow 也在今年 1 月发布了德 DELTA 3 系列,然后就是前几天大疆推出的 Power 1000 V2。至于安克 Anker,最近的 1 度电户外电源产品,还是 SOLIX C1000,尽管还是销量榜的常客,但毕竟已经是三年前的产品。
表面上,它们都是 1000Wh 级别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产品,都支持市电快充和太阳能扩展,价格也都集中在 3000 ~ 5000 元的区间。但在这些共性之外,差异也正是它们竞争力的所在。
图/大疆
从核心规格来看,DJI Power 1000 V2 几乎以「性能过剩」的姿态立在了这一级别的天花板上:1024Wh 的电量,2600W 的最大稳定输出功率,峰值甚至可以达到 4400W,这一参数远远超出了正浩的 1800W 和电小二的 1500W。
不夸张地说,大疆这款产品可以胜任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电器使用需求,甚至连电磁炉、电吹风等高瞬时功率设备都能轻松驱动。
在快充能力上,大疆也保持了激进姿态。Power 1000 V2 的市电快充时间仅为 56 分钟充满,完全可以与正浩的旗舰快充技术 X-Stream 持平,明显快于电小二 1000 Pro 2 的 1.8 小时充满时间。
更重要的是,大疆的快充不仅支持市电充电、太阳能充电、及行车快充等多种充电模式,外部供电上也值得一提:
除了拥有双 USB-A 接口、4 个交流电供电接口、1 个 SDC 接口、1 个 SDC Lite 接口、两个 1/4"螺纹口等接口,Power 1000 V2 还是目前唯一在该价位段支持双 140W USB-C(PD 3.1)快充的机型,即便是高功率数码设备也便捷地进行充电使用。
相比之下,正浩的优势则在于其生态和功能完整度。作为行业内最强调系统化思维的厂商之一,德 DELTA 3 支持扩展电池、太阳能板、智能发电机等模块连接,还能通过 EcoFlow App 进行精细化控制。
德 DELTA 3 系列,图/正浩
UPS 模式(不间断电源)、设备识别、智能配电等能力在多年打磨下已经趋于成熟。如果你是多设备用户,或需要与家庭能源系统打通,正浩的系统完备度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。
至于电小二,尽管在参数上看起来稍显保守,但在轻便性和设计上仍有其一席之地。1000 Pro 2 保持了一贯的设计风格,接口分布合理,太阳能充电能力不错,适合追求稳定可靠的中端用户。
回到 DJI Power 1000 V2,它在配置的确给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卷,尤其是在功率释放、接口能力与快充时间三大关键维度均处于行业顶尖水平。但同时也可以看到,它的配件生态似乎仍然有限,尚未形成像正浩那样的扩展能力,也缺乏电小二多年的用户沉淀。
从产品层面来看,大疆的确造出了一款「能打」的户外电源,但在「能卖」、「好用」和「可持续进化」的路径上,还有很多值得观察的空间。下一步,就是看它如何补全这些差距了。
无人机超级快充、扩容 11 度电,DJI Power 1000 V2 有多能?
参数上的领先是一方面,但真正让 DJI Power 1000 V2 在「1 度电」赛道中显得与众不同的,还在于它背后所体现的产品思路——不仅是把一块电池做强,而是将其打造成一个初见「大疆产品生态」的智能移动能源平台。
不过在此之前,首先还是对快充体验的全面升级。市电快充模式,37 分钟即可充至 80%,最快 56 分钟充满, DJI Power 1000 V2 的快充可以说已经是目前户外电源领域的第一梯队水准。并且除了常规接口外,还全系标配了双 USB-C 接口,支持最新的 PD 3.1 协议、每口最高功率 140W。
图/大疆
实际使用中,几乎可以同时为两台高性能笔记本电脑或无人机电池进行满速快充。而这里,也恰恰能体现出大疆的生态优势。
对于 Mavic 3、Air 3、Inspire 3 等航拍无人机用户来说,Power 1000 V2 搭配对应的无人机电池快充线,通过 DJI Power SDC 超级快充,无人机最快半小时即可起飞,效率远超其他户外电源方案。换句话说,它不仅能给无人机充电,还能更快地完成「复活」。
扩展性也是 Power 1000 V2 不得不提的优势,家庭备电及应急场景中,最高可连接 5 个加电包,整体扩容至 11 度电。而在智能化体验上,Power 1000 V2 也继承了大疆在软硬一体领域的成熟设计。
通过「DJI Home App」,用户可以远程查看电量、温度、输出功率等状态,切换输出模式或静音模式,甚至在线升级固件。与市面上并不太重注 APP 体验的户外电源相比,Power 1000 V2 可能更接近一款「可远程管控的数字能源设备」。
这些细节在实际场景中价值并不小。比如用户在车内、帐篷中或摄影机位远处,无需走近电源本体就能完成参数调节和功率查看;设备出现异常也可通过 App 直接获取提示。对于追求效率的专业用户来说,这种控制力,是不少竞品无法提供的。
此外,大疆还在静音表现上尝试做了更多的优化。官方宣称,得益于高效散热设计与低噪风扇调度策略,Power 1000 V2 充电时噪音低至 26 分贝,几乎可以在夜间露营或拍摄棚环境下「无感运行」。对比之下,主流户外电源在快充状态下风扇声普遍明显。
图/大疆
归根结底,DJI Power 1000 V2 的亮点不只是硬件参数的数字领先,还是围绕「专业级使用场景」所打造的生态协同、快充效率与智能管理三位一体体验。除了作为常规户外电源方案不落人下,某种程度上还是大疆生态的专属补能中枢,对于无人机用户、影像工作者更有吸引力。
做户外电源,DJI距离正浩们还有多远?
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:DJI Power 1000 V2 到底是什么水平?
从产品本身来看,它无疑是一款极具竞争力的高性能机型。2600W 的高功率输出、全速快充的双 140W USB-C 接口、56 分钟满电的快充效率,加上为无人机用户量身定制的快充优势和细致入微的 App 控制体验,都让这款产品在同级别产品中具备了一流的硬实力。
但问题也并不止于硬件层面。相比已经深耕多年的电小二和正浩,大疆目前还缺少完整的配件生态、渠道网络与用户教育体系。对大多数泛用用户而言,它还不是那个第一时间会被想到的「户外电源品牌」。
图/正浩
至于大疆是否有机会复刻安克的功能,成为户外电源的下一个「大玩家」,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取决于产品,而取决于是否将其当作一个长期赛道来经营。
大疆过去在无人机领域的崛起同样不是一朝一夕,而是靠连续的产品节奏和生态布局打下的长期信任。现在的大疆,显然有能力做出一款好电源,也初步展现了将其纳入生态体系的可能。
但要真正成为用户认知中的户外电源「大玩家」,仍需要时间、策略与更多产品线的打磨。